水处理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故障,影响出水质量或设备稳定性。以下是常见故障分类、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适用于反渗透(RO)、超滤(UF)、离子交换等主流设备:
膜污染/堵塞
原因:胶体、有机物、微生物(生物膜)、无机盐结垢(如CaCO₃、CaSO₄)。
解决:
化学清洗(酸洗除垢、碱洗除有机物,杀菌剂处理生物污染)。
加强预处理(调整絮凝剂、活性炭吸附、多介质过滤)。
定期低压冲洗膜组件。
进水压力不足
原因:泵效率降低、管路泄漏、过滤器堵塞。
解决:检查高压泵性能、更换密封件、清洗前置过滤器。
温度过低
原因:水温每降低1℃,RO产水量减少2-3%。
解决:进水加热或调整系统设计参数。
膜元件破损或密封圈老化
现象:电导率突然升高。
解决:更换膜元件或O型密封圈,检查膜壳适配器。
离子交换树脂失效
原因:再生不、树脂中毒(铁、有机物污染)。
解决:
强化再生(增加再生剂用量或时间)。
树脂复苏(酸洗除铁、碱洗除有机物)。
活性炭失效
现象:余氯或有机物穿透。
解决:更换活性炭,加强反冲洗频率。
高压泵后压力过高
原因:浓水阀开度不足、RO膜污染、流量计故障。
解决:调节浓水阀,清洗膜元件,校准流量传感器。
系统压差增大
原因:滤芯堵塞、管道结垢。
解决:更换滤芯,化学清洗管路。
阻垢剂/还原剂加药失效
现象:膜结垢或氧化损坏。
解决:
检查加药泵运行及药剂浓度。
监测ORP(氧化还原电位),确保余氯<0.1ppm。
絮凝剂过量
后果:超滤膜污堵。
解决:优化加药量,进行小试确定投加比例。
PLC控制异常
表现:阀门/泵误动作。
解决:检查程序逻辑、传感器信号,复位系统。
仪表读数不准
常见仪表:pH计、电导率仪、压力传感器。
解决:定期校准,电老化时更换。
特征:产水量持续下降,压差升高,生物膜黏液状。
解决:
化学清洗(如1%氢氧化钠+0.1%非氧化性杀菌剂)。
紫外线或臭氧杀菌预处理。
泵异常噪音/泄漏
原因:轴承磨损、机械密封损坏。
解决:停机更换密封件,检查电机对中。
阀门卡阻
原因:杂质堆积或腐蚀。
解决:拆卸清洗或更换阀体。
定期维护:
记录运行参数(压力、流量、电导率)。
每月检查滤芯、密封件,每季度清洗膜组件。
水质分析:定期检测进水SDI(污染指数)、TOC、硬度等。
备件管理:储备常用耗材(滤芯、密封圈、树脂)。
通过系统化排查(从预处理到后端产水)和针对性处理,可快速恢复设备性能。复杂问题建议联系设备厂商或水处理服务商。
上一条:节能型水处理设备设计与性能分析
下一条:水处理设备安装与维护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