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氮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碳源投加
反硝化菌多数属于异养、兼性厌氧细菌,一般认为 BOD5 / TN 约在 3 ~ 5 时,不需要投加碳源,而以好氧反硝化菌为优势菌种的系统 C/ N 更高。 污水处理厂尤其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质碳源含量低,而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去除效率低,使得后续深度处理碳源不足。 在反硝化深床滤池应用实践中有投加乙酸钠、甲醇、葡萄糖等,根据进水水质中 C/ N 含量进行适量投加,能促进反硝化菌的培养,强化反硝化脱氮功能。 东港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滤池调试时对乙酸钠投加量进行试验,调试初期投加量较高时,TN 去除率达 40%~60%,经过调控,0.1g / L 的乙酸钠投加浓度为最佳运行投加量。 合肥市某污水处理厂采用 AAO,通过调控投加甲醇 20 ~ 50mg/ L,能使出水 TN 控制 5 mg / L 以下。 碳源投加种类及投加量需要结合厂内处理水质及工艺进行调整。 多级A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中进水 TN波动很大时,改在缺氧池投加葡萄糖和滤池前投加乙酸钠,以此来避免出水 COD 和 BOD5 可能过高的现象, 并且碳源成本较低。 某污水处理厂以甲醇、乙酸钠为碳源研究对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微生物产量高、运行周期短,滤池中与反硝化有关均属占 58 38%, 高于投加甲醇滤池的 36 68%,但甲醇运行稳定、成本较低。
2、氧气含量
反硝化反应过程中以硝酸盐代替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质。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滤料层附着的脱氮微生物在缺氧环境下将水中的硝酸盐氮还原成氮气。 当反硝化深床滤池构筑物环境中氧气含量高时,反硝化菌会以氧为电子受体,优先消耗氧气,或降低对硝酸盐氮的消耗,影响脱氮效率。 研究表明, 系统中溶解氧保持在 0 5 mg / L时,反硝化才能正常进行。 出水溶解氧大于 5 mg / L 时,TN 去除率小于 20%,而出水溶解氧小于 1 mg / L 时,TN 去除率达到 60% ~ 80%。 溶解氧过高会增加外加碳源的投加量, 不利于反硝化作用。 因此,在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管理中需要控制溶解氧含量,而在水头跌落中充氧,有工程采用恒水位过滤或弧形堰进水等技术进行改进。
3、环境温度
反硝化菌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 30 ℃ ,低于 5 ℃时反硝化反应几乎停止。 因此,在低温( 如冬季) 运行时,反硝化脱氮效率会受到影响,如上海冬季温度基本上在 10 ℃ 左右,反硝化作用效率较低,深床滤池反硝化生物膜驯化周期延长。 夏季运行 TN 能达标时,反硝化深床滤池不投加碳源,作为普通滤池使用,过滤水中悬浮颗粒。 冬季运行时, 投加合适碳源,深床滤料上的生物膜消耗碳源,生长迅速,逐渐富集反硝化菌群,对二级出水进行反硝化脱氮,保障TN 达标。 颍南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时计算得出:去除 1 mg TN 需乙酸钠 9 3 mg,需 BOD5 4 82 mg,高于理论值[ 2 86 g BOD / ( g 硝态氮) ] 。